色彩风格

警惕!“精英”人设背后的财色陷阱

【字号:    】        时间:2025-09-01      

 
  成熟稳重的军官、身居要职的高干、帅气多金的高富帅、光鲜亮丽的律师......这些所谓的“优质男性”形象,实则为犯罪分子精心编织的假面具,只为针对女性实施骗财骗色的犯罪行为。

  金某是一名无业游民,曾因招摇撞骗罪被判处刑罚,且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2022年底,金某隐瞒已婚事实,通过微信“附近的人”认识被害人王某,以谈恋爱为名与其交往并同居。在交往期间,金某先后以父母生病住院、亲戚去世需操办丧事、银行卡解冻需缴纳罚款等一系列事由,向王某借款,王某因对其处境十分同情,并未疑心,陆续给金某转账共计108000元。直至案发,王某才意识到自己遭受诈骗。

  不仅如此,2024年5月至9月,在与王某交往同居期间,金某又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恋爱为名骗取其他女性财物。他将微信朋友圈进行“精装修”,频繁发布自己出入高端会所、驾驶豪车、居住豪宅等虚假内容,刻意塑造“上流人士”的形象,随后通过微信“附近的人”先后添加伍某、张某。

  在与这两名被害人交往过程中,金某谎称自己“代表职能部门来基层办理案件”或“因工作调动来主政一方”,并出示伪造的工作证、任命文件及与所谓“上级领导”的聊天记录,逐步骗取对方信任。两名女性陷入金某精心编织的甜蜜陷阱,轻信其“托关系帮助入职”“调动工作”等需要资金的借口,向其支付共计15000余元的财物,此外,金某还以“帮忙维修置换”为由,骗走两枚金手镯。

  2024年8月,被害人伍某意识到受骗,要求金某返还被骗的金镯子便不再追究其诈骗行为,但金某未予返还。10月2日,伍某的朋友通过社交平台发现了疑似同样受害的张某,三人经沟通梳理后确认金某为骗子,遂于10月5日报案,当日金某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同年11月11日,经检察机关批准,金某被依法逮捕。 

  2025年1月10日,案件移送至恩施市检察院审查起诉。在检察官讯问过程中,金某试图以“情侣借贷”为名逃避罪责,辩称其与王某是“稳定恋爱关系”,相互之间转账是恋爱期间的正常行为。为准确认定案件性质,检察机关重点核查其借款事由真伪、名下账户是否确有还款记录。

  经查,金某所有亲属均健在、无相关病逝或住院记录,其所谓“还款”实则均为小额转账,与其骗取的大额资金明显不符,且金某无正当职业,同时在多段“关系”中行骗。据此,检察机关最终认定,金某的行为符合诈骗罪构成要件,所谓“情侣借贷”实为彻头彻尾的谎言。此外,金某还存在冒充职业律师、骗取他人代理费等犯罪事实。

  2025年3月24日,经恩施市检察院审查认定,金某的行为已构成招摇撞骗罪、诈骗罪,依法对其提起公诉。同年4月22日,恩施市法院对该案作出一审判决,金某以招摇撞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以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九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数罪并罚后合并执行有期徒刑四年。一审判决后,金某不服提出上诉,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