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宗涛)最高检党组提出“三个管理”方法论后,恩施市检察院高度重视“三个管理”的内涵把握和实践运用。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以“三个立足”为抓手,从深度、准度、高度三个维度协同发力,系统推进“三个管理”落地见效。2025年以来,共追捕、追诉17人,书面纠正侦查、审判活动违法20件次,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4件,法律监督效果持续增强。
立足“关键点”,在转变理念中强化管理深度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恩施市检察院坚持以理论学习筑牢管理根基,依托检委会、支部主题党日、全院干警大会等多种形式,持续深化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三个善于”等新时代司法理念的理解把握,引导部门主任在案件管理中持续强化法治思维,引导全体干警将“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基本价值追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今年省委“新春第一会”擘画了支点建设的宏伟蓝图和目标任务,该院主动将“三个管理”融入支点建设大局,制定6项具体检察管理措施,将管理要求延伸至“保护科技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助力长江大保护”等重点工作中,实现检察履职与服务发展同频共振。
此外,该院党组深刻领会最高检“一取消三不再”政策精神,切实改变简单依赖数据进行考核的惯性思维,不再简单将业务数据与干部提拔、职级晋升等挂钩,转而突出质效导向,将典型案例撰写和群众评价等纳入案件办理评价体系,推动管理理念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激发干警干事创业激情,以更优管理促进更好履职。
立足“履职线”,在压实责任中校准管理准度
制度是管理的保障。恩施市检察院积极构建“大管理”工作格局,根据上级检察机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出台《恩施市人民检察院一体抓实“三个管理”推动案件高质效办理的六条措施》,强化检委会、检察长、部门主任、检察官、办案部门和案管部门管理责任。该院还高度重视业务数据的研判运用,通过分析近四年办案情况及2025年第一季度数据,梳理出2类共性问题和3处履职短板,提出4项改进措施,借助“三个结构比”实现对办案质量的精准“画像”,为高质效履职办案提供更加科学和全面的参考和依据。
司法责任落实是管理的关键。该院通过完善《恩施市检察院检务督察实施细则》,将检务督察结果与干警职级晋升、评先评优等相关联,增强督察刚性。同时,该院深化日常监督,注重从流程监控、案件质量评查、“三个规定”填录等方面找准司法责任监督点,今年以来,开展检务督察3次,对1名办案人员给予谈话提醒处理,从事后监督向事中、事前全面延伸,以检务督察强化“三个管理”的刚性约束。
立足“治理面”,在拓展成效中提升管理高度
案件质量是司法办案的生命线。恩施市检察院坚持程序监督与实体监督并重,把权利保障、证据审查、法律适用、办案效果等作为监督重点,今年以来,办案部门对办理的案件常态化开展自查和核查,案管部门定期开展流程监控和案件评查,深入查找实体、程序、效果、文书等方面问题4处,深入开展反向审视、讲评和整改,不断推动共性问题系统整改,持续提升办案质效,办案时长同比减少3.2天,涉检信访同比明显降低。
在人的管理上,该院以“干部素质和办案质效提升年”为契机,广泛开展岗位练兵、优秀法律文书评比、“以政治说办案、讲工作”等活动,着力培养一批提笔能写、开口能讲、交案能办的“全科型”检察人才。去年以来,涌现出全省优秀公诉人、业务能手等一批先进典型,13篇典型案例被省级以上采用,以人才培养彰显管理活力,提升管理效能。
法律监督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治理。该院通过强化“三个管理”,将检察履职切实回归于办案本身、聚焦于案件公正。今年以来,对侦查、审判、刑事执行履职情况开展监督26次,督促相关部门不断强化履职规范。扎实开展规范涉企专项执法专项工作,深入整改问题2处,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聚焦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交通运输监管缺位等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社会问题向相关单位制发检察建议,推动协同治理、诉源治理,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